10月27日,旅游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党委书记杨雪梅主持,李朝军院长、郑安徽副书记、廖继武副院长、王灿副院长,党支部书记以及系部主任参加。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进一步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会通过的《建议》,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会议要求,学院党委要提高政治站位,迅速兴起学习热潮,推动全会精神在全院党员干部师生中入脑入心,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十五五”时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实际成效。
会上,杨雪梅书记、李朝军院长等与会人员分别畅谈了学习体会。
党委书记杨雪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眼光和历史担当;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构筑起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四梁八柱,为高等教育指明了奋进方向。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我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国家“十五五”规划的时代坐标与历史方位,对标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激发基层党组织更强活力,凝心聚力、勇毅前行、砥砺奋进,着力推进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委副书记郑安徽:“十四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让人倍感振奋。“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党将带领全国人民,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作为一名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本人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风建设等各项学生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更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才付出应有的努力。
副院长、教师党支部书记廖继武:党的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该文件系统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未来5年发展应遵守的原则、达到的主要目标、完成的主要任务等做了详尽的安排,明确了未来5年干什么、怎么干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等举措。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只有准确理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才能用它指导我们的工作,使我们的工作与国家战略一致,与地方需求吻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了爱国热情、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奋斗力量。
副院长王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聚焦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系统总结了“中国之治”的显著优势,并对未来一个时期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出了全面部署。通过近期的系统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全会精神不仅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更是我们基层教学科研单位开展工作、谋求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结合我分管的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特别是当前正处于关键阶段的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任务,我有以下几点突出的心得体会:一是 深刻领会“国家治理现代化”内涵,将硕士点申报置于服务国家与区域战略大局中谋划;二是聚焦“制度体系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与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强化“改革创新精神”,深化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效能;四是树立“系统集成”观念,统筹协调确保申报工作高质量完成。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我们当前紧迫的博物馆专业硕士点申报工作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明确的方向指引。我将继续带头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将其核心要义转化为推动科研创新、强化学科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的具体行动和务实举措,与工作专班全体同仁一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益求精,力争高质量完成申报任务,为我校学科建设上新台阶、为服务地方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师党支部副书记王建:近日,按照学校和学院党委的部署,我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从中也得出了不少心得体会。其中,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特别对其中的有关“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论述感兴趣。当前,科技竞争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只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才能赢得战略主动。例如,我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的突破,正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这正是新质生产力的生动体现。在实践中,我也深刻认识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近年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企业研发到高校科研,从政策支持到人才培育,每一环节都需协同发力。如某科技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将传统制造业升级为智能工厂,不仅提升了效率,更创造了全新商业模式。这启示我们,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需以科技为根基,以创新为引擎。当前,我国正在开展新一轮科技强国建设。我相信我们国家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因为只有科技自立自强,才能让发展更有底气,让未来更具活力。
学生党支部书记陈建群: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乃至2035年的发展指明方向,学习后我倍受鼓舞。“十四五”期间,我国克服诸多挑战,在美丽中国建设、社会文明提升等方面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社会风气更加和谐,这些成就让人民获得感满满。全会提出 “十五五”时期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突破、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彰显了国家对生态与安全的高度重视。生态是民生福祉,安全是发展前提,二者相辅相成。到2035 年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这一愿景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作为公民,我会积极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以实际行动响应全会号召,为实现2035年目标添砖加瓦,共同见证国家的繁荣昌盛。
学生党支部书记慕容诗韵: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倍感振奋、深受启迪。此次全会恰逢关键历史节点,为“十五五”时期乃至更长阶段的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纲领性指引。全会强调的高质量发展理念让我深受触动,深刻认识到发展需从 “快不快” 转向 “优不优”,以创新为动力、绿色为底色,实现质效兼优的发展。而 “人民至上” 的鲜明导向更让我明白,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今后,我将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实干动力:一是持续深学细悟,准确把握核心要义;二是立足岗位职责,把全会部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为学生服务中勇担当;三是永葆务实作风,用心解决学生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我将以永不懈怠的姿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基层力量。
学生党支部书记车翔宇: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胜利举行,充分展现了党谋划奋进蓝图的政治智慧与战略伟力。全会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重要论断,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身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将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使命,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融入学生工作之中:其一,融入思想引领。借助主题班会,引领学生深刻认知“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深入剖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以及党和国家对未来五年发展所作出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成才之志;其二,融入学风建设。弘扬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营造专心向学的浓厚氛围;其三,融入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将行为规范教育与品德修养融入日常管理,在细微之处培育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