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来我校做专题讲座
应我校邀请,5月10日,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孝聪教授光临我校并在西江历史文化研究院做了一场“跨越空间的文化——地图领域的中外交流”的讲座。我院部分老师以及历史系学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李孝聪教授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国家历史地图集》城市遗址与形态图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比较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中外历史城市地理的比较研究”、国家教育部古籍整理项目“海外收藏早期中文地图的调查与研究”。曾先后在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伦敦英国国家图书馆、意大利罗马大学文学院东方系、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等处讲学或做访问学者。
本次讲座由西江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赵克生教授主持。李孝聪教授开场便与师生们分享了其在伦敦英国国家图书馆、荷兰莱顿大学及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地治学、研究的一些经历,主张要从世界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历史,跨越时间和空间,纵览全球,他以一张张不断演进的地图向我们展示出自汉唐至明清以来中外交流的基本概况,使同学们了解到自中世纪以来人们对世界普遍认识的发展过程,其中很多地图都是教授多年工作学习中所收藏的珍贵宝物,带给师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大激发了学生研究地图的热情。在随后的师生互动坏节中,李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风趣、幽默的回答和讲解征服了在场师生,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当被问道“如何看待世界地图里对中间过渡地带的忽视”这一问题时,李教授答道:“每个时期绘制的地图都是有其应用的时间段的,世界地图的绘制水平是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着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并向学生推荐《泰晤士地图集》作为今后学习的辅助。当学生问道“中国士大夫有没有参与到西方传教士的绘图工作中去”时,李教授以康熙四十七年传教士白晋、费隐、雷孝思、杜德美绘制地图事件为例,详细地解答了学生的疑惑;尤其是最后谈到“中国海外流失文物”这一问题时,教授更是站在学术界的角度讲道“学术无国界”,显示出了教授严谨的治学理念和深厚的学术素养。
此次讲座引发了历史系学生对专业学习方法的深思,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理论修养。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获益良多,并希望学院今后举办更多类似的讲座以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