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首页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我院关于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开展网络教学工作的通知
2020-02-20 15:36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根据党中央、教育部和广东省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为守护师生安全和健康,学校决定2019-2020学年度春季开学时间延迟。为做好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下的人才培养工作,做到防疫教学两不误,立足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相关通知精神,根据学校教务处202029日《关于做好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网络教学工作的通知》和215日网络教学视频工作会议的相关要求,经学院研究决定:在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学校没有明文通知前,全院师生不得提前返校,不得采取任何线下集中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为确保师生安全和健康,在教学质量不减、标准不降的前提下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教学工作改为网络教学方式,确保“开学延期 教学如期”;各位教师应充分利用宅家防疫的窗口期,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的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将本学期网络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公布如下,请全院师生认真落实,切实保证防疫教学两不误,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网络教学实施时间

按照“开学不返校,返校不集中”原则,开展网络教学活动。2月10日到2月21日,任课教师完成网络教学培训任务;2月24日到28日,任课教师开展网络教学调试,试用和选择网络教学平台;3月2日到3月6日,任课教师确定好教学平台,完成网络教学方案,并和教学班级开展网络适应性教学探索;以理论学习为主的专业课程定于3月9日开课,即网络教学从3月9日正式开始。各门课程的线上教学时间,原则上应与课程表授课时间保持一致(见课程表)

二、网络教学实施范围

本次网络教学实施范围主要为2016201720182019级学生的各类理论课程和毕业论文指导课程。其他实验和实践课程不开展网络教学。因疫情防控需要,调整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春季实习计划,将第六学期和第七学期课程进行对调。

三、网络教学实施要求

1.2016级毕业论文指导要求2016级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应严格按照毕业论文工作计划,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针对校外开放的数据库资源,安排好毕业论文的撰写进度,采取电话、微信、QQ、视频会议和邮箱等方式加强远程指导。如因疫情无法开展现场调查或实验实训,可以更换选题或者返校后继续开展研究工作。3月9日前,学生应提交符合学术规范的毕业论文初稿;4月1日前,提交毕业论文修改稿;毕业论文答辩时间暂定于4月下旬举行。指导教师要做好论文远程指导记录。

2.2017级专业课程教学要求根据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学期是2017级春季毕业实习教学计划学期。因疫情防控需要,需要把实习教学计划推迟到下学期。现将第六学期和第七学期课程对换,教学系部和教务秘书在218日前做好任务书和课程表的补充调整工作,教学委员会做好调整后任务书和课程表的审查工作;任课教师在224日前完成网络教学日历和任务书;学生返校后与教务处沟通落实好教室问题,再调整形成学院教学课程总表,任课教师再根据课程表调整教学日历和任务书。  

3.2018级专业课程教学要求2018级学生课程安排,理论课程一律采取网络教学方式。课程内实践课程,可选取部分内容进行网络教学。各课程组长和任教教师负责落实。

4.2019级专业课程教学要求:2019级于3月9日正式开始网络教学。部分未能成功选课的班级或学生,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表开出专业课程,请教学秘书和系主任根据教学班的实际情况,将学生添加到相应的班级。任课教师按照课程教学需要,指定专业书籍,强化课程预习工作,要求学生阅读并撰写读书报告。读书报告可作为作业计入学生平时成绩。学生返校后,各学业导师按照教务处规定和学院安排,指导学生完成选课。学校优先考虑19级周六周日补课的问题。

5.公共和通识课程教学安排:学院教师和学生所上和所选公共课、通识课等课程暂停,开课时间和安排按照学校通知执行。

6.竞赛大创类指导课程安排:指导教师要按照竞赛项目要求,分解训练项目,要求学生按照训练项目录制视频、音频,采取远程指导方式训练学生。大创类(包括双创项目、挑战杯和攀登计划等学生项目)指导教师按照各类项目计划书,推进各类项目的研究和论文写作工作。

   7.无法开展线上教学课程安排:因各种客观原因无法开展网络教学的,请任课教师在224日前向教学系部提交情况说明,教学系部按照以下原则处理:实施课程组教学的课程,由课程组长负责协调,指派可以承担网络教学任务的教师承担网络授课任务,并负责调整教学日历和任务书;未开展课程组教学的课程,因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开展网络教学的,授课教师向教学系部主任提出申请报教学副院长批准,待学生返校正常开课后再安排补课。学院总人数不得超过2人。

三、网络教学实施方式

1.教学安排。建立学院、专业负责人、课程组、课程、教师五级责任体系,充分发挥课程组作用,责任到人。任课教师应在221日前完成网络教学培训(详见教务处培训通知),制定所授课程的网络教学计划。课程组可以指定12门较好的精品课程或慕课等开放课程,让学生定期学习,进行远程辅导和指导。利用开放资源开展授课的,要将更多精力放在课程辅导、课程讨论和课程考核等方面。

2.教学平台。利用雨课堂、智慧树、力拓、超星、QQ群、微信群、钉钉等平台,进行网络教学。学生只有手机没有电脑的,建议采用力拓、雨课堂等手机平台授课。不鼓励教师采用网络直播方式教学,有网络教学经验、设备完善的可以进行。网络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多指导经验欠缺的老师开展网络教学。

3.教学方案。开展网络教学的各门课程,需要有完整的教学方案。任课教师需填写课程网络教学方案,分别提交系主任和教务秘书,教学秘书汇总作为附件报教务处备案。

4.课堂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开展网络课程质量评价,教师不宜经常使用线上点名形式,以免占用教学时间。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提问、任务、考核和作业等方式抽查学生学习情况。

5.教学内容。采用教师授课和学生自学的方式,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在线课程,优先利用国家、省级优势教学资源。教学中,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加强线上指导和线下指导。原则上,授课教师应该按照教学日历开展教学任务;因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开展教学任务的,经教学系部和学院批准后不开展网络教学的,学生返校正常开课后,补上所缺授课任务,且学期末必须完成本门课程内容。

6.教学时间。2月10日到2月21日,任课教师完成网络教学培训任务;2月24日到28日,任课教师开展网络教学调试,试用和选择网络教学平台;3月2日到3月6日,任课教师确定好教学平台,完成网络教学方案,并和教学班级开展网络适应性教学探索;以理论学习为主的专业课程定于3月9日开课,即网络教学从3月9日正式开始。各门课程的线上教学时间,原则上应与课程表授课时间保持一致(见课程表)

7.教材问题。鼓励使用电子教材。教师需发放PPT课件,提供或指定教学参考用书。每门课程应推荐经典阅读书目。

8.教学督导。网络教学期间,学院加强教学督导。教学质量督导组长根据教学任务书和课表做好教学质量督导人员与专业课程的配对工作,正式开课前进入网络教学的班级,采用随堂听课方式检查上课情况。教学结束后可退出班级。具体方案由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负责制定。

四、学生工作计划安排

1. 疫情防控:防控期间,全院教工,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和实习指导教师,要按照《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防控新冠肺炎“一对一联系”工作实施方案》,对现在“七省七市”(特别是湖北、浙江温州)师生开展“一对一联系”,做好动态跟踪工作,精准掌握全院师生假期的行踪和健康情况。

2. 学籍管理:因疫情需要,推迟学籍审核、休学和转专业等工作。

3. 毕业审核:教务秘书要提前审查学分达标等情况,做好学业和毕业预警工作。

4. 重修管理:需要重修或者补考的,调整补考考试要求和课程安排,具体安排按照学校通知执行。

让我们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技术,发挥线上教学优势,挖掘各种教学资源,不惧疫情大考,战胜一切困难,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2020218


 

关闭窗口

更多>>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