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总结工作经验,谋划工作举措,推动我院民主管理工作提质增效,12月26日,旅游学院召开2024年度教职工民主管理大会。党委书记杨雪梅主持会议,李朝军院长、廖继武副院长、王灿副院长、郑安徽副书记以及系部主任、支部书记和全体教师参加。
李朝军院长做《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2024年工作报告》。会议报告主题是:高举迎评和申硕旗帜 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李朝军表示,2024年,旅游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坚持“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学校和学院2024重点工作部署,围绕建设广东省同类院系排头兵、国内同类院系第一方阵战略目标坚定前行;沿着“三位一体”“六维融合”人才培养路径,坚定不移践行学院人才培养标准;围绕“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两条主线,全院师生凝心聚力,在党建思政、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专业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生工作、社会服务、纪检工作、工会工作和保密工作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学院“十五五”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024年,学院着力完成10件大事:
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常态化开展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顺利完成党委换届和党支部换届,积极开展党建“双创”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2.全力实施学科建设六项工程,喜获3项国家自科和社科基金。实施教师归位、项目储备、经费牵引、新进教师培养、种子育苗和学科平台建设六大工程,涌现出周军、吴恩荣、覃晓馨、郑壮鹏、刘晓聪、蔡群、杜云南、陈海明等一批教科研骨干,喜获3项国家自科和社科基金、新增3项省部级项目和17项市厅级项目。
3.大力培育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实现省级社科成果奖零的突破。旅游、地理和历史三大学科融合发展取得进展,学科研究领域更加聚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取得成效,开始出现高显示度学术成果。喜获省社科成果奖1项,新增市社科成果奖4项,发表重要期刊论文9篇,签约待出版著作14部。
4.着力建设学科平台浓厚氛围,教科研能力建设不断提质增速。建设省社科基地西江流域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和中国明史学会利玛窦分会等4个学科平台。成功承办第六届利玛窦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第七届西江旅游论坛等5个重要学术会议。举办3个教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文旅讲坛》开讲33场,《文旅沙龙》研讨17次,进一步浓郁学术浓厚,进一步提升教科研能力。
5.加力抓好硕士学位点建设,博物馆硕士点建设成效逐渐凸显。召开硕士学位点和学科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博物馆硕士点建设暨校地合作交流会,整合资源,对标对表,推动博物馆硕士学位点建设。10多名教师获得硕导资格,联合喀什大学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联合培养硕士。新建10多家博物馆教学科研基地,获横向实践课题近10项,选派10多名骨干教师到博物馆挂职锻炼,新开发系列文博文创产品,完成材料撰写和3轮论证工作,博物馆硕士点建设根基更加厚实。
6.奋力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地理科学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地理科学新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投入近300万元建设的4个地理实验室顺利验收结项,高标准建设地理科学教研室。制定详细评估工作方案,聘请5名专家两轮辅导,对标准备各项材料,全力做好地理科学学士学位授予准备和迎评工作,地理科学顺利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
7.用力推进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历史学获推荐参加二级认证。开展4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选派10人参加AI专项培训,6人参加教学成果培训,新增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项、省质量工程项目1项和课程思政项目5项。历史学通过竞争性选拔,以第2名成绩获准参加二级认证。学院6次选派教师参加认证培训,3名教师参加考试命题培训。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夯实二级认证评估基础。
8.合力提升人才中心工作意识,稳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本为本和学生中心,坚决做到思想、资源、时间和精力聚焦人才培养,建设学生工作八大平台,强化学生工作五项制度,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文化,着力实现学生项目质和量的平稳增长,获全国师范生技能比赛奖1项、省师范生技能比赛获奖5项,各级各类文体竞赛奖90余项,成功获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项。
9.强力抓好乡村振兴工作,服务“百千万”工程取得成效。组建“三产融合与文旅振兴服务”等4个百千万工程服务项目团队,“三产融合与文旅振兴服务”团队获学校立项建设,《永丰镇镇域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帮扶工作规划》通过验收,《驻镇帮镇扶村帮扶工作规划编制工作指引》用于指导省广电系统驻镇帮镇扶村帮扶工作规划。学院推动郁南县三所学校和县中质量提升专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领导班子工作对接三次,工作调研10多次,承办1次培训,编研3本校本教材。
10.努力推动校地同频共振,深度参与肇庆文旅名城建设。强化基于学科融合的应用转型发展战略,提高教师应用转型意识和服务社会能力,组建4个社会服务项目团队,选建17支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肇庆府城保护与复兴工程文史研究》重大社会服务项目通过评审,《广府文化(肇庆)生态保护区创建实施方案》《广府文化(肇庆)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等以市政府文件发布,为肇庆文旅名城建设提供学科支撑和学理支持。
杨雪梅书记对全院教职工一年来的辛勤付出表示肯定和感谢,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工作中继续努力,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推进学院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会议对《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大会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圆满实现了预期目标。本次大会,进一步推动了学院的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管理民主化、决策科学化,落实了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学院的民主政治氛围营造具有重要意义。大会上,重温了2024年每一个令人感动的瞬间,坚定了学院2025年的发展信心,明确了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