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专业概况
肇庆学院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趋势,于2000年开设旅游管理专业。2007年整合校内资源,成立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开设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两个方向。专业定位扎根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办学优势和条件,面向服务于珠三角和湾区文旅产业和事业发展需求,培养旅游与接待业管理专业人才。2011年成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014年成为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联合发起创办“西江旅游论坛”学术平台,已经成功举办5届。2018年挂牌成立肇庆学院首个产业学院——文旅产业学院,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2018年,酒店管理立项建设省级特色专业,学院联合肇庆市人民政府共建肇庆市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学院获批广东省首批和肇庆学院首个省级党建双创标杆院系。2021年,为适应学校办学定位调整和学科专业建设需要,自2022年开始暂停酒店管理专业招生,以集聚学科专业力量办好旅游管理专业。“十四五”时期,旅游管理专业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人力资队伍建设为抓手,明确目标方向,加强团队建设,突出办学特色,注重协同育人,强化应用导向,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通过接续奋斗,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成熟,人才培养标准更加定型,努力建设应用特色鲜明的一流旅游管理专业。
二、 专业定位
本专业培养适应大湾区旅游需求、现代旅游大产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良好,具有家国情怀与行业激情,具备比较扎实的旅游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现代旅游业运营规律,具有较好产业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精神,双语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好,能在各类旅游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规划、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 培养目标
毕业5年后,能够达到以下预期目标:
1. 坚守、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家国意识、人文情怀和职业道德;
2. 具有扎实的旅游学科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熟练旅游及相关管理岗位工作,成为所在单位及行业的专业骨干;
3. 熟悉行业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能将专业知识与理论灵活运用于工作当中,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与沟通管理能力,能够带领团队完成团队任务。
4. 积极投身旅游行业及相关行业发展,能够发现单位(行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专业的解决方法与措施,并取得创新性的工作成绩;
5. 坚持终身学习,具有创新能力,追求自我完善与自我提高,实现持续发展。
四、 培养规格
学生在毕业时在思想政治、综合素质、知识能力方面应达到以下具体要求:
(一)思政要求
1. 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良好思想政治素质;
2. 具有热爱旅游事业、投身行业发展的旅游职业素养;
3. 具有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素质要求
1.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文化视野与国际视野;
2. 具有良好的旅游管理专业素养、创新性思维、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
3.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
(三)知识要求
1. 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了解国内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3. 了解旅游产业与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交互作用而产生的边缘学科知识;
4. 了解从事旅游服务所需的国内外历史、地理、人文、风俗等方面的知识。
(四)能力要求
1. 具有旅游行政管理与旅游企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基本技能,具备计划与决策、组织与人事、领导与沟通、控制与信息处理等四大基础能力;
2. 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
3. 具有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能力,以及快速跟踪旅游产业新变化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具有运用专业素养发现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具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课程体系
按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的架构设置专业课程,主要课程有管理学、经济学、现代服务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市场营销学、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规划与开发、导游业务、旅游服务英语、旅游产品策划等。集中性专业实践课有:见习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课程体系具有三大特征:①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 专门设置了独立实践课程,如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市场推广、模拟导游、行政能力训练等。实践类课程共有学分36学分,另有创新创业课程3学分。②计划课程与自主课程相结合 开设了5个学分的任选课程和三个方向的限选课程,分别为:旅游信息化方向模块课程、旅游休闲方向模块课程、会展经济与管理方向模块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上述方向课程。③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相结合 学生可以选读6学分在线开放课程置换选修课程。
六、 教师队伍
现有专业教师28人,其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10人,博士18人,在读博士4人。专任教师国际化水平较高,外聘境外全职博士教师8人,英国留学归国教师2人,美国访学1人,境外获博士学位教师3人。专任教师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地理学、历史学和教育学等不同学科门类,符合旅游管理对师资的综合性要求。教师中有省人大代表1人,端州区人大代表1人,中组部博士服务团1 人,文化和旅游部万名英才1人,西江旅游英才2人。另有兼职教师有20多人,以品牌文旅企业及相关单位的中高层管理者为主。
2017年以来,旅游管理专业大力实施教师归位、项目储备、经费牵引、新进教师培养和育苗等五大工程,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研究工作。28名教师归位到4个科研团队和8个教研团队,项目储备制度发挥积极作用,专任教师教科研能力持续提升。承担省部级教科研项目6项,发表重要期刊论文20余篇,出版《饭店管理基础》、《酒店投资与筹建》《旅游文化学》《旅游规划与开发》等精品教材,承担文旅类社会服务项目50余项。旅游管理获学科建设进步奖。吴清博士连续5年获校级科研十佳,李朝军、郭栩东各获科研十佳1次。
七、 条件保障
校内实验条件:旅游管理专业建有集模拟导游实验室、中西餐厅实验室、酒水实验室、智慧会议室、客房实验室、旅行社实验室于一体的校级综合实验实训示范中心,实验室面积900平方,实验室设备资产近450万元,能较好满足旅游管理专业建设需要。
校外实践基地:按照“三个对接”(对接一线旅游城市、对接一流品牌集团、对接一流行业标准)的基本思路,建设包括上海迪士尼、三亚亚特兰蒂斯、长隆集团等高端实习基地,按照《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动态遴选办法》,动态淘汰学生和指导教师满意度较低的基地,保障实践教学基地支撑人才培养的质量。
图书资料保障:共享共建学校图书馆各类专业图书资料和数据库。学院建设有图书资料室,年度订购20类专业期刊,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质量保障措施:旅游管理强化人才培养质量闭环管理的监控度,建立评估流程形成闭环系统,每学期开展常态化的教学竞赛;督导组随机性听课评课;专题反馈会;坚持期初/中/末座谈会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2016年接受教育部审核专业评估,旅游管理专业获得较好评价。将学生评教情况、座谈会情况、督导听课评课和麦克思质量报告结合,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提升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
八、 专业特色
在2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抓住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的机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结合学科专业优势,初步凝练和形成“四三培养、反向孵化”专业办学特色。
“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三位一体的理论认识、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三个方面。
“三个对接”的专业教学内容,对接一线旅游城市、对接高端品牌集团、对接一流行业标准,成功孵化旅游专业管理人才。
“三个不断”的人才培养过程。着力实现实践教学不断线、技能比赛不断线、英语训练不断线。
“三适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能力上突出应用导向,注重差异化培养,强调学生能力的适应性、适用性和适合性。
九、 产业学院建设
2018年,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依托旅游管理专业率先挂牌成立肇庆学院首个产业学院——文旅产业学院。年度召开产业学院工作会议和专题研讨会,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从实习实践到订单培养,从承担课程到开发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发校企课程标准,推动产业学院建设走稳走深走实。聘任20余名行业导师和学业导师担任实践类、大赛类和讲座类三类课程模块任务,指导学生完成双创项目,形成文旅产业链上中下游三区联通,协同育人、双创育人和服务育人三育人的“4-3-3”产业学院发展新模式。
十、 第三方评价
学术共同体评价。旅游管理专任教师积极投身旅游管理学科建设,肖光明教授为广东省本科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3至2012十年间旅游学术论文综合排名列全国第52位(旅游学刊,2013年第10期,P119)。2003-2020年,在我国旅游学术共同体学术评价中,肇庆学院旅游管理学科在全国4220所机构中位列118位(旅游学刊,2022年第3期,P134)。
麦可思评价。《2021肇庆学院2020应届毕业生培育质量评价报告》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直接相关评价有:①“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的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重要度和满足度均较高,课程设置及培养效果均得到毕业生的广泛认可。”(P8,25-26行)②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校第6位,高于全校平均水平(P16)。③学院毕业生生的月收入在全校排名第3位(P28),在61个专业中旅游管理专业月收入排名17位(P29-32)。④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在肇庆学院16个二级学院中排名第6位(P36)。⑤在各毕业生就业岗位适应性中,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在16个二级学院中排名第4位(P42),旅游管理专业在50个专业中排名第2位(43-45)。⑥各学院通用能力达成度方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在16个二级学院中排名第3(P54),商科核心能力培养效果有提升(P58),职业能力达成度排名第6(P60)。⑦各学院教学满意度中,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排名第4(P75)。张西林和符兰冰老师是“对个人成长最有帮助的任课教师”。⑧各学院的专业核心课程有效性综合评价,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排名第1(P83-84)。⑨各学院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评价中,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排名第4(P93)。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中,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排名第4(P95)。
文旅企业评价。鉴于我院学生在旅游行业所做贡献,2022年被评为最佳东方酒店业人才教育影响力百强院校。
社会评价。2017-2021年,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广泛开展社会服务,在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文旅企业担任各种职务,深度参与社会服务,承担横向课题50多项。现有广东省人大代表1人(黎达文),端州区人大代表1人(李朝军),广东省景评员(李朝军),肇庆市社科智库专家2人(李朝军、郭栩东),肇庆市中组部博士服务团1 人(郭栩东),文化和旅游部万名旅游英才(陈海明),西江旅游英才2人(郭栩东、陈海明)。2021年李朝军主笔完成的决策咨询报告获广东省委常委批示。